《秋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12 13:47:15
《秋天》教学设计(15篇)

《秋天》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观察秋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

授课设想:

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配乐欣赏秋天的图片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她是那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溪水;南飞的大雁;丰收的庄稼;肥硕的瓜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秋天》。

二、初读: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争取读出感情。

注意: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

学生活动:1、自读诗歌,并画出注意读音的字。2、自由展示朗读,并评价。

小结:读好一首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读得有感情……)三、听读:

1、听老师范读,揣摩朗读技巧。

2、小组内朗读比赛。

3、推荐优秀同学全班展示。

三、品读:

赏析第一幅秋景图

1、你能将下列空缺的词语填上吗?震落了清晨( )的'露珠,伐木声( )幽谷。放下( )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 )的瓜果。秋天( )在农家里。

2、比较朗读去掉这些词语后的诗句和原诗,你认为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赏析去掉的词语在诗中的含义、作用,渗透写法,表达的感情同时指导朗读)

3、带着这些感悟和理解再读第一节,争取读的比刚才更有感情。

(学生代表展示朗读)

4、思考: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赏析诗歌呢?

5、用刚才的赏析技法赏析第二、三节,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完善。

(学生展示,教师补充完善)

四、背诵:

背诵比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好。

五、 总结感悟:

在诗人何其芳笔下,秋天是(生填空如:丰收的,活泼的,美丽的,喜悦的,多姿多彩的……)在同学们心中秋天是怎样的呢?六、我心中的秋天:

1、请用“秋天是”的句式写一句话,说说你心中的秋天,看谁写

的句子最生动,最有想象力。

2、用你喜欢的方式描绘你心中的秋天可以吟诵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可以推荐秋天的美文,可以用画笔描绘你眼中之秋,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还可以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秋天……积累有关秋天的古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野望》王绩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李商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秋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优美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会诗歌“诗中有画”的独特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形式朗读,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秋风吹散了夏日的雾霭,送来了一个清清蔚蓝的天空.秋雨润湿了山川河流,带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今天就让

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歌《秋天》,一同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2、介绍作者及作品(展示课文标题:《秋天》和作者)

在欣赏诗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何其芳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进入这节课的第一环节“读秋”。

二、

读秋(课件展示:第一环节主题 “读秋”二字)

1、学生齐读(课件展示: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在朗读前,请同学先读二遍屏幕上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再朗读课文。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对朗读情况作评价)同学们要不要听听名家们是怎么来读这首诗歌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合上书,跟随优美的音乐第二次走进《秋天》,同时根据屏幕上的朗读要求在书上作相应的标记。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1、划分节奏2、标出重音3、注意细节4、揣摩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陶醉呀。那我们要不要摩仿他重新来一次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练习朗读,先找找节奏、酝酿一下感情,希望这次读得更好。

4、全班齐读(课件展示画面和音乐)

5、评价朗读情况,导入下一环节

同学们的领悟力很高,朗读技巧也大有所长进,我都快被你们的朗读深深陶醉了。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受,你用什么呢?(生:美、好)那么美在何处呢?这当然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了。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品秋

三、品秋(课件展示第二环节主题 “品秋”二字)

所谓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细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诗中的“人” “物”“景” ,去发现诗歌的美。

l

“品秋”方式: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小组讨论发言为主。

(一)探讨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请同学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课件展示讨论问题组)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从导语中找)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的'呢?

……此处隐藏18758个字……,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5.就是这怀念,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了,从21岁开始坐在轮椅上到现在,从母亲去世到现在,这份对母亲的怀念已经整整33年。这33年的怀念他对“好好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6,请读他在《病隙碎笔》中写的话: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介绍史铁生的近况:由于尿毒症,造成肾衰竭,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静淡然的看待这一切,现在一个星期都要透析两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儿地活着。他用笔代替他的双腿写出自己怎样“好好活”的

四、探讨人生:

课文的学习已经结束。这个故事的确感动了我们。我们一起跟着史铁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经历他和他母亲别样的人生。关于活着: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人打击。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也改变不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理局限——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另一种生命延展。其实史铁生的和兄妹的“我俩要好好活”,经过我们的思考,课文的“俩”应该改成“们”。这句话应该说是“我们在一起要好好活……”怎样才算是“好好儿活”?

总结: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是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

五、作业:

在学完了课文之后,学生肯定被文中“母亲”的伟大母爱所打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歌颂一下自己的亲人,从而使文道得到统一。

六、板书设计:

我母亲

暴怒无常耐心抚慰

浑然不知悔恨怀念坚强无私重病缠身

同意开花喜出望外

懂得母亲临终嘱咐

伏亚芳

《秋天》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秋天来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课前准备的枫叶、银杏树叶、梧桐树叶等。(让孩子们欣赏)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秋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板书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学习标段

1、认识自然段。

(1)师: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1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

(2)现在我们找找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样找到的?

(3)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词、断句。

①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画出文中“一”的不同读音。讲解“一”的变调规则。

②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2、指导学生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教师检查纠正。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2、拼音汉字对照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如果不认识,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3、出示生字卡片(“子”“了”“天”“人”四个生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回忆课文,导入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吗?(秋天到了)

2、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说说,秋天到了,天气、树叶、大雁各有什么特点?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3、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大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

(1)第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每句话讲了什么?(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自己练习,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问题。(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子”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指叶子有很多片。)

(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为什么?

(4)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

①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些什么?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书就容易了。

②自己练读。

③让学生自由举手试背,评论以表扬为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

2、读第2自然段,问:这段讲什么呢?

(1)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秋天到了,天气转凉,大雁要南飞过冬。)

(2)这段话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板书:大雁往南飞

(3)“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4)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在短时间内互相变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

2、“啊!”这句话表示什么?

3、师:“啊!”表示明白了。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

《《秋天》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